每个月社融数据公布的时间是不一定的,但一般会在每月9-15号之间,本月9日也就是上周四公布了社融,此前各大机构都已经预计本月社融数据会在周四公布并且大超预期。上周三中金公司研报称,预计1月信贷投放规模达4.8万亿,创单月历史新高。光大研究所甚至预计1月份信贷社融数据将创历史新高,其中新增人民币贷款或接近5万亿元,新增社融会维持在6万亿元以上。实际上新增人民币贷款4.9万亿,新增社融在5.98万亿,均符合机构预期。上周四北向流入资金超百亿,股市也全天强势上涨,现在社融数据已经兑现,不会对未来有任何影响。
同理,从预期的角度来看棉花盘面也是一样的,春节过后盘面大涨是因为春节消费端如预期一般火爆,同时之前部分专家预计的疫情高峰并没有在春节到来,后市预期良好。现在预期已经完全释放了,阶段性回落也是必然。大宗商品特别是原材料端进入复苏预期,之前已经连涨两个多月了,虽然下游的需求还没有完全复苏,但上游认为中下游节前会补库节后要复苏,期现价格坚挺,强预期压制住了弱现实,导致现在实体和制造业的复苏成本明显抬升。传统经济学认为供需决定价格,但现实运行不完全是这样,政治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也会影响,前者走的是政策预期,后者就是让价格来影响购买行为,以供给端涨价来驱动需求端回暖。目前的复苏态势是温而不暖,一旦弱现实开始得到验证,价格可能就绷不住了。
目前汇率有两方面压力,一方面美国就业数据强劲,华尔街一些分析师已经开始担心加息周期会延长,终端利率甚至会从之前的5%提升至6%,加息会强化美元弱化人民币;另一方面,人民币过快升值会引发外汇市场投机从而导致金融市场错配,损害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利于出口。央行近期会不会有意让人民币的升值降温呢?如果人民币汇率贬值,那么北向资金是否能持续流入呢,盘面是否能维持强势也就另说了。
总体上春节过后全社会开始走出悲观的心态,经济的活跃状态又回来了。今年多个省市的新春第一会都在强调招商引资、抢项目、抢产业,有些地方甚至是一把手带队负责,决心很大,各地表现出以经济为主的政策导向令人关注。其次,今年各地方不再完全依赖于大基建,而是转向做企业配套从而吸引更多的企业给制造业做投资。从去年企业信贷的增量来看,钱较多流向了设备制造和消费制造等行业,今年也值得期待。央企和外资或许会是这轮企业投资的主力军。此外,地方招商引资的难度也比往年大了,地区不改变观念,命运分化就会更加明显。先进的地区如长三角,产业靶向性明显增强,更注重引进强链补链延链项目、先进的制造业和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类产业。同时政策更加具有“组合拳”的协同性,非常注重去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具体到资本运作、管理机制、建立强产业投融资平台等等。最近洛阳就在反思,为什么一个起步于洛阳的企业大项目中航锂电,最终却是发展壮大于常州,常州是怎么抄底这个项目并帮它完成从濒临破产到风光上市的反击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关注下这里就不复述了。放眼全国更多地区还在沿用老方法,比如领导开一场大会把厂商们聚集起来,或者给土地给厂房给税费优惠,这些低成本竞争的效果现在没有那么好了。经济大潮已经过去,以前大城市看不上的小项目让给二三线城市大家“共赢”的模式已经过去。目前好项目少,企业扩张意愿不强烈的情况下,企业和个人要如何参与其中还是得慎重选择,这里既包括项目投资、房产投资,还有很多人的城投债,但请记住一点,地区分化的趋势并没有发生逆转而是继续在加速发生。
作者:张家豪
免责申明:
本报告谨提供给西域棉花网(以下简称本公司)的特定客户及其他专业人士。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
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报告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中的信息或意见并不构成所述品种的买卖出价,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需转载时请注明作者(西域棉花网)与文章来源/原文链接,且在文章页面明显位置给出。非经允许,不得用于盈利目的。